中文  |   English  |   职工内网登陆
五行针灸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5-5-27 15:55:05
 

五行针灸是一种非常古老而神奇的针灸方法,不但能够治疗各种身体疾病,而且能够神奇地调整人的心神。所谓心神是指,人的情绪、性格、人生关、价值观等等心灵层面的属性。

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圣人们就提出了关于针灸调整心神的理念。《内经》中说,针灸的至高法则是掌握人的心神,然后掌握人的人体功能、症状,并以此治疗。(“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合格的针灸医生要能把握患者身体的变化,但高明的医生必须能够调整患者心神的变化。(“粗守形,上守神”)。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房子,“神”才是房子的主人,“神”对我们的身体有绝对的主导权,能让人体得病、也能让疾病痊愈,症状是“神”向我们求救的一个信号。

五行针灸的历史可追溯到六世纪,有中国传到朝鲜、日本等地。1400余年以来,由于五行针灸脱离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使得她并没有随中国后世针灸一样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反,五行针灸保持了1400年前的操作方式以及治疗理念。

五行针灸认为,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型,这一点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木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中同时存在,每一行都对应这我们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五行当中的某一行会成为人生的“护持一行”。护持一行将统领其他四行,影响我们一生的性格、思维、以及躯体的特征。任何让身体不适的症状或让内心不适的状态,都是五行失衡的表现,是气候、饮食、压力、打击或创伤等让五行失衡的一种表现。

古老的五行针灸并不完全以症状为辨证依据,辨别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而更多地是以“五型人”为辨证体系。“任何不适症状都是五行的诉求”。五型人因为体质、思维的巨大差异,面对外界刺激的反映完全不同,所患疾病也千差万别。但相同的是只要能够有效“救助”护持一行,就可以极大的促进人体自愈能力,所以说五行针灸不是在治病,而是在治人。因此五行针灸最适用于各种心身疾病,尤其是在调整各种心理不适,如悲伤、易怒、焦虑、烦躁、苦闷、压抑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